top of page

社規師在做什麼

宜蘭社規師輔導簡介

【輔導目標】

以居民自力營造微型-社區生活空間,來養成人們參與公共事務的溝通能力透過擴大居民參與,集體書寫宜蘭生活地景。

宜蘭微空間


無處不在--頹廢的社區生活角落
荒廢的老舊聚落
雜木淹蓋、高程下陷的閒置老屋
長年休廢耕的水稻田
農地重劃-水利池

【核心價值】

集體參與、社區行動、生活經驗、在地智慧促長 居民參與公共事務及社區能動性。

     

 

從每一分土地

每一個人民做起

落實
由下而上社造精神的
台灣城鄉創新轉型

【行動關鍵】

帶領學員/居民從社區議題出發,回應社區真實需求、銜接 居民生活經驗。

     

 

每年超過1500人次的居民參與
以自力營造親手做的方式
集體行動 

改善15~20處社區微型空間

【回應宜蘭大議題】

文化資產保存生活及弱勢照顧
農業轉型;有機/親環境產業
活化閒置土地及房舍;
在地學習、在地安老;小區滯洪、生態淨水;生態維護、安全防災

…等。

     

 

社區/居民
微行空間行動
小蝦米

VS.
常規和慣習
結構性環境議題
大鯨魚

培訓要點

 【具體成果】

實際改善社區空間

包含:計畫書撰寫、自力營造、完成實作成果

【焦點技術】

社區空間(環境)的 生產過程

包含:議題發掘討論、知識技術、組織行動、維護經營

【核心價值和目標】

民眾參與、參與的技術

「集體參與」、「協作共成」的  操作能力

【「人」的養成為主要目標】

首重--學習 動員參與、集體實踐

( 人 的養成,優先於~看得見的 實體空間 成果)

空間營造類型

【日常生活公共空間】

基本公共空間機能的補足

【因應極端氣候、特異天災】

節能、生態、安全、防災。。。等空間的導入或補強

【因應農村活化、城市再生之當代發展議題】

創新經營 的 新型態社區公共設施

【因應文化與環境保護等議題 與 社區工作波潮】

表徵在地人文與環境特質的生活角落 及 故事地點

營建署LOGO-白.png

指導單位|      

內政部營建署

宜縣政府LOGO-白.png

主辦單位|      

宜蘭縣政府

潮間帶LOGO-白.png

承辦單位|      

城鄉潮間帶

Copyright © 宜蘭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 

Designed by 偶而會有限公司 Orwhere Co., Ltd

bottom of page